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

时间:2024-07-23 06:06:3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5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

重庆市人大


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
重庆市人大


(1997年9月13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八号


第一条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安全,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移风易俗,创造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公安机关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的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公安机关实施本条例。
第三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在干部、职工、学生和居民、村民中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教育,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工作。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及其他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负有教育和管束的责任。
第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劝阻和向公安机关举报。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五条 本市下列地区为烟花爆竹禁放区域(以下简称禁放区域):
(一)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大渡口区、北碚区;
(二)渝北区的两路镇、龙溪镇、人和镇,巴南区的鱼洞镇、南泉镇、李家沱街道;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人民政府明令禁止用火的地区。
区、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决定本条前款第(一)、(二)、(三)项规定以外的其他地区为禁放区域,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实施禁放三个月前发布公告。重庆市人民政府对批准的禁放区域,报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本条例实施前,其他区、县(市)按法定程序对有关区域的禁放决定,继续有效。
第六条 在禁放区域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销售、燃放和非法运输、储存烟花爆竹。
在禁放区域以外的其他地区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在禁放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一)单位或者个人生产、销售烟花爆竹的,没收全部烟花爆竹和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二)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处200元以是2000元以下罚款;
(三)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九条 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处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违反本条例造成国家、集体、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他人人身伤亡的,除按本条例规定处罚外,还应当依法责成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赔偿损失,未成年人及其他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造成的损失,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
第十一条 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根据其行为和后果,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根据本条例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执行本条例的罚没收入,按规定全部上缴财政。
第十五条 在烟花爆竹禁放区域举行国家、地方大型庆典活动,需燃放礼花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公告。
第十六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7年9月13日

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

云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会


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


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文物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宣传、贯彻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履行文物保护的行政审批职能;指导文物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

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实施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履行文物保护的行政审批职能。

规划、建设、公安、工商、园林、宗教、国土资源、旅游、档案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河流、湖泊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性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第六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有权检举、制止破坏和损坏文物的行为。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责任制;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文物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当随本级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并从城市维护建设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文物保护。

鼓励多渠道筹措文物保护经费,支持文物保护事业。


第八条本市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市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将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区域划定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制定具体的保护规划和措施。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甄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需要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报核定。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公布,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九条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纳入保护的街区、村镇的开发、利用,应当保护其历史风貌。

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并报市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本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制度。新公布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内设立标志说明、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施工中应当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


第十二条经批准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工程设计方案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因特殊情况更名、合并的,应当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拆除、迁移,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办理;属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经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拆除或者迁移的不可移动文物,经当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进行拍照、测绘,保留必要的图纸、资料后方可施工。拆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经批准迁移的不可移动文物,迁移过程中应当保证文物的完整,不得中止迁移。

本条规定的拆除、迁移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十六条经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风貌保护区,不得改变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因特殊情况改变其原有历史风貌的,应当报核定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保护及修缮、保养,并接受当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没有使用人的,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其他部门、单位负责保护,当地人民政府负责修缮、保养。属于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予以修缮经费补助。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保护及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进行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别按前两款执行。


第十八条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使用人或者所有人应当将修缮计划和方案报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前应当征求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的,报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鼓励和支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人迁出文物保护单位。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时,国家可以按其使用功能进行置换或者优先收购。


第二十条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或者迁移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查验。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修缮或者迁移方案施工,并接受当地及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工程竣工后,由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一条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养、迁移,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第二十二条国内外团体、组织或者个人投资修缮或者利用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改变该文物的所有权。利用过程中,应当接受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文物保护单位用地登记时,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实施地籍调查和四邻签章认可,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完整统一,维护其历史风貌。


第二十四条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与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签订防火、防盗、防爆、防其他责任事故的文物保护责任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发生改变的,应当与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第二十五条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旅游线路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按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划进行利用。因特殊情况修改保护规划的,报上一级文物、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在合理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时,不得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国有文物保护单位需要改变使用权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条在建设工程施工或者工、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局部停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二十四小时内提出停工或者复工意见。停工的,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与本市历史文化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


第二十九条市、县(市)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文物管理所、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文物藏品单位,应当向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文物藏品鉴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根据鉴定结论,设置藏品档案,建立管理制度,并向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设置文物藏品专用库房及专职库房保管人员,配备安全技术防范设施。


第三十条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其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收藏的文物,提供鉴定、修复、保管等方面的咨询。


第三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下列文物:

(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二)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

(四)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文物。


第三十二条市文物、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文物商店应当亮证经营。销售的文物应当由经营者按品类如实登记,经审核并加贴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审核标识后,方可销售。不得伪造、挪用、涂改文物审核标识,销售的文物应当明码标价。


第三十三条公安、工商、海关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依法查缴、没收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并在结案后三十日内无偿移交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五条擅自拆除、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擅自改建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中止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迁移;在规定期限内拒不迁移或者造成文物损毁、灭失情节严重的,对建设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未经批准,擅自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修缮过程中,明显改变文物保护单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当地人民政府进行了抢救修缮,所有人拒不支付修缮费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条在建设工程施工或工、农业生产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达不到保管条件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尚未整改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其他具备条件的文物收藏单位代为保管相关文物藏品。


第三十九条文物商店未经审核、加贴审核标识而销售文物,或伪造、挪用、涂改文物审核标识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文物灭失、损毁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勘察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勘察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的通知
1991年3月29日,交通部

部曾以(87)交公路字841号颁发了《关于印发〈交通部评选公路工程优秀勘察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暂行办法〉的通知》,对进一步推动全国公路行业开展创优、评优活动,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并根据近几年评选部级奖的实际情况,部对“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评选办法印发给你们,希望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勘察奖、优秀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
第一条 总 则
为进一步促使公路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充分发挥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国家多创优秀勘察、设计和优质工程,并根据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优秀设计、优质工程奖的评比原则和方法,制定本办法。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奖是全国公路行业的部级奖,设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优质工程三种奖,每种奖分设一、二、三等奖。
第二条 评 选 范 围
评选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优质工程奖以列入交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公路基本建设计划的国内公路工程项目为对象,主要包括:
一、独立大桥、隧道工程;
二、高速公路;
三、二十公里以上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四、五十公里以上二、三、四级一般公路;
五、二级以上汽车站。
参评项目必须是有独立生产能力的公路工程项目,经竣工验收投产一年以上并经实践检验合格的。
已获得省级优秀(质)奖的项目,不再参加部级奖的评选。参评项目自竣工验收至申报评选的时限,不得超过三年。
第三条 申 报 条 件
根据交通部、建设部有关规定,各级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等级均有相应允许的营业范围,因此,(申请项目中)主要完成单位的资质等级与其承担的(申报)项目必须符合规定。
申报公路工程优秀勘察、优秀设计项目,必须符合部颁有关勘察、设计规范和建设程序,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有所创新,效益显著;技术标准的运用与环境配合得当,朴素美观且符合环保要求。
申报公路工程优质工程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设计标准,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有所创新,效益显著;
二、按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要求,单位工程质量必须全部合格,优良品率不得低于百分之八十(申报一等奖的项目,其优良品率应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竣工验收质量总评优良;
三、竣工决算不得超出概算(包括修正概算);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发生过三级(含三级)以上重大事故;
四、工程质量等级必须经过交通行业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验和鉴定;
五、完工期限不超过合同规定并有所提前;完竣后的工程应整洁、美观。
第四条 申报办法和材料
一、申报办法
参加评选的项目,由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归口管理,经认真审核并列出申报次序后向部申报。部直属单位在本单位评选的基础上,经项目所在地区省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签注意见后向部申报。
二、申报材料
各申报项目,必须资料齐全,取得必要的证明材料,严格按要求填报相应的申请表(见附表一、二、三)一式十份。
各参评项目,除填报申请表外,尚需附上下列有关资料(一份):
(一)公路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项目简介、平纵面示意图以及主体工程照片;
(二)申报优秀勘察奖的项目,应附有工程测设路线总说明书和工程测量验收记要文件;
(三)申报优秀设计奖的项目,应附有按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编制的总说明书;
(四)申报优质工程奖的项目,应附有工程总结报告(即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施工管理、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条 评 选 时 间
评选活动原则上每年一次,参评项目的材料于每年六月三十日前报部(工程管理司)。
第六条 评审机构和程序
交通部设公路“三优”工程评审委员会(名单见附件二),由评审委员会聘请专家,分勘察、设计与优质工程组成部公路“三优”工程专家初评组(名单见附件三)。
项目的评审工作,在收到各申报单位的材料后,由专家初评组进行审查,并对部分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核验和评定,提出初评意见。经专家初评组评议后,由评审委员会审定。获奖项目登报公布后,按在规定期内有无异议进行处理结果,正式发部通知授奖。
第七条 奖 励 办 法
获奖单位由部授予奖状及证书。获奖项目的单位,可根据一九八二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奖励条例》,对该项目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
第八条 附 则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行;原部发(87)交公路字841号文同时废止,其他与本文有悖的文件一律以本办法为准。
附表一: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勘察奖申请表
------------------------------------------------------------------
| 项目名称 | |
|--------------------------------------------------------------|
|主要勘察单位及其勘察证书编号| |
|--------------------------------------------------------------|
| 任务来源 | | 计划编号 | |
|------------|------------------------|------------|--------|
|勘察起止时间| |建成投产时间| |
|------------|------------------------------------------------|
| 申报部门 | |
|--------------------------------------------------------------|
|勘察主要优缺点: |
| |
| |
| |
| |
| |
| |
------------------------------------------------------------------
------------------------------------------------------------------
|附件目录: |
|--------------------------------------------------------------|
|申报部门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项目所在地区省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勘察、设计初评组评审意见: |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评审委员会审定意见:|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附表二:交通部公路工程优秀设计奖申请表
--------------------------------------------------------------------
|设计项目名称 | |
|--------------|------------------------------------------------|
|设计起止年月 | |建成投产时间| |
|--------------|----------------|------------|----------------|
| 验收部门 | | 验收时间 | |
|--------------|------------------------------------------------|
| 建设规模 | |
|--------------|------------------------------------------------|
| 设计概算 | |竣 工| |
|(或修正概算)| |决 算| |
|----------------------------------------------------------------|
|主要设计单位及其设计证书编号| |
|----------------------------------------------------------------|
| 主要设计成员| |
|----------------------------------------------------------------|
| 设计主要优缺点: |
| |
| |
| |
| |
| |
| |
--------------------------------------------------------------------
--------------------------------------------------------------------
|附件目录: |
|----------------------------------------------------------------|
| |
|申报部门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项目所在地区省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勘察、设计初评组评审意见: |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评审委员会审定意见:|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附表三:交通部公路工程优质工程奖申请表
--------------------------------------------------------------------
| 项目名称 | |
|--------------|------------------------------------------------|
| 建设单位 | |
|----------------------------------------------------------------|
|主要勘察设计单位及其勘察、设计证书编号| |
|----------------------------------------------------------------|
|主要施工单位及其资质等级| |
|----------------------------------------------------------------|
| 申报部门 | |
|--------------|------------------------------------------------|
| 建设地点 | |建设性质| |
|--------------|------------------------|--------|------------|
| 开工时间 | |竣工时间| |
|--------------|------------------------|--------|------------|
|竣工验收时间 | |验收单位| |
|--------------|------------------------|--------|------------|
| 设计概算 | |竣 工| |
|(或修正概算)| |决 算| |
|--------------|------------------------|--------|------------|
| 设计规模及 | | | |
| 主要工程量 | | | |
|--------------|------------------------|--------|------------|
| 设计的主要 | | | |
|技术经济指标 | | | |
--------------------------------------------------------------------
--------------------------------------------------------------------
| 工 程 质 量 优 良 品 率 |
|----------------------------------------------------------------|
| 验 收 评 定 的 分 部 工 程 |合 格 品|优 良 品|
|----------------------------------------|----------|----------|
| 个 数 | | |
|----------------------------------------|----------|----------|
| 按个数(%) | | |
|----------------------------------------------------------------|
|工程质量鉴定意见: |
| |
| |
| |
| |
| |
| |
| 签定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附件目录: |
|----------------------------------------------------------------|
|勘察设计主要优缺点: |
| |
| |
| |
| |
| |
| |
|----------------------------------------------------------------|
|施工主要优缺点: |
| |
| |
| |
| |
| |
| |
--------------------------------------------------------------------
--------------------------------------------------------------------
|申报部门初审意见: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项目所在地区省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
| |
| |
| |
| |
| |
| |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
--------------------------------------------------------------------
|优质工程初评组评审意见: |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评审委员会审定意见:|
| |
| |
| |
| |
| |
| |
| 签 名 年 月 日 |
--------------------------------------------------------------------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评审委员会名单
主 任 委 员: 王展意
副主任委员: 杨盛福
委 员: 曾 威
先立志
张之强
李 劲
秘 书 长: 任锦雄

交通部公路“三优”工程专家初评组名单
一、勘察、设计初评组
曾 威、李 劲、刘济源、陈永耀、杨仲谍、周相略、庞俊达、王建瑶、鲍钟岳、王 玉、黄小洛。
二、优质工程初评组
先立志、张明发、孔繁瑞、乔光华、熊哲清、何儒清、夏传荪、邓时恩、曹佑元、陈冠军、盛 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