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4-06-18 01:27:4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15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国家粮食储备局 等


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1999年6月11日,国家粮食储备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厅(局)、技术监督局,各中央储备粮管理公司、办事处、中谷集团,各粮检机构:
为全面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加强粮油质检工作,及时掌握粮油储存品质变化情况,适时推陈储新,准确界定陈化粮油,推广科学保粮,不断提高粮油质量水平,现将《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
1 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粮油品种的品质判定定义,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判定、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中央储备粮油、定购粮油、保护价收购粮油,其他性质的粮油亦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被修订后,则引用修订后的新标准。
GB 1350--86 稻谷
GB 1351--86 小麦
GB 1352--86 大豆
GB 1353--86 玉米
GB 1354--86 大米
GB 1355--86 小麦粉
GB 1534--86 花生油
GB 1535--86 大豆油
GB 1536--86 菜籽油
GB 2716--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
GB 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511--85 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5516--85 粮食粘度测定法(毛细管法)
GB/T 5520--85 粮食、油料检验 种子发芽试验
GB/T 5530--85 植物油脂检验 酸价测定法
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
GB 10464--89 葵花籽油
GB/T 14488.1--93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
GB/T 14607--93 小麦粉干面筋测定法
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
GB/T 15684--1995 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
3 定义
3.1 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宜存”规定的,可继续储存的粮油
3.2 不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不宜存”规定的,需要轮换的粮油。
3.3 陈化粮油:符合判定为“陈化”规定的,不宜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油。
4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4.1 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见表1、表2和表3)
表1 稻谷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籼稻谷 | 籼稻谷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
|--------------------|--------|------------------|--------|------|--------------|--------|
|回归评分值,分 |≥70 |<70 | ---- |≥70|<70 | ---- |
|--------------------|--------|------------------|--------|------|--------------|--------|
|脂肪酸值, | | | | | | |
| |≤25 |>25--≤32 |>32 |≤25|>25--≤35|>35 |
|mgKOH/100g| | | | | | |
|--------------------|--------|------------------|--------|------|--------------|--------|
|粘度,mm2/s |≥4.5|<4.5--≥2.5|<2.5|≥10|<10--≥4 |<4 |
|--------------------|--------|------------------|--------|------|--------------|--------|
|品尝评分值,分 |≥70 |<70--≥60 |<60 |≥70|<70--≥60|<6 |
|--------------------|--------|------------------|--------|------|--------------|--------|
|色泽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
|气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
表2 小麦和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小麦 | 玉米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宜存 | 不宜存 | 陈化 |
|--------------------|--------|------------------|--------|------|--------------|--------|
|回归评分值,分 | ---- | ---- | ---- |≥70|<70 | ---- |
|--------------------|--------|------------------|--------|------|--------------|--------|
|脂肪酸值, | | | | | | |
| | ---- | ---- | ---- |≤40|>40--≤50|>50 |
|mgKOH/100g| | | | | | |
|--------------------|--------|------------------|--------|------|--------------|--------|
|粘度,mm2/s |≥4 | <4 | ---- |---- | ---- | ---- |
|--------------------|--------|------------------|--------|------|--------------|--------|
|面筋吸水量,% |≥180|<180 | ---- |---- | ---- | ---- |
|--------------------|--------|------------------|--------|------|--------------|--------|
|品尝评分值,分 |≥70 |<70--≥60 |<60 |≥70|<70--≥60|<60 |
|--------------------|--------|------------------|--------|------|--------------|--------|
|色泽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
|气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
表3 大豆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大豆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
|粗脂肪酸价,mgKOH/g|≤3.5|>3.5--≤5|>5 |
|--------------------------|--------|--------------|------|
|蛋白质溶解比率,% |≥75 |<75--≥60|<60|
|--------------------------|--------|--------------|------|
|色泽 | 正常 | 正常 |不正常|
|气味 | 正常 | 正常 |有异味|
----------------------------------------------------------------
4.2 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和葵花籽油(见表4)
表4 食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
| | 大豆油,菜籽油 | 花生油,葵花籽油 |
| 项目 |--------------------------------|--------------------------------|
|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宜存 | 不宜存 |陈化 |
|--------------|--------|--------------|------|--------|--------------|------|
|过氧化值, | | | | | | |
| |≤8 |>8--≤12 |>12|≤12 |>12--≤20|>20|
|meq/kg | | | | | | |
|--------------|--------|--------------|------|--------|--------------|------|
|酸价, | | | | | | |
| |≤3.5|>3.5--≤4|>4 |≤3.5|>3.5--≤4|>4 |
|mgKOH/g| | | | | | |
--------------------------------------------------------------------------------------
4.3 回归评分值(Y)计算公式:
Y籼稻=70.7+0.07X发芽率--0.25X脂肪酸值+1.70X粘度
Y粳稻=86.3+0.005X发芽率--0.61X脂肪酸值
Y玉米=80.5+0.10X发芽率--0.34X脂肪酸值
说明:为了计算回归评分值,需要检验发芽率。
4.4 卫生标准和动植物检疫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5.1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适用于安全水分条件下正常储存的无污染的粮油。
5.2 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划分 把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划分为两部分:品尝评分值作为品尝指标部分,其他指标作为理化指标部分。
5.3 宜存、不宜存、陈化的判定
5.3.1 稻谷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稻谷;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稻谷。
5.3.2 小麦 有一项理化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小麦;判定小麦是否陈化,则以品尝指标为准。“宜存”和“不宜存”的品尝指标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
5.3.3 玉米 回归评分值是参考指标,不是判定指标;其他储存品质控制指标,有一项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玉米;判定玉米是否陈化,则以脂肪酸值为准。
5.3.4 大豆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大豆;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大豆。
5.3.5 食油 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不宜存”规定的,即判定为不宜存食油;有一项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符合“陈化”规定的,即判定为陈化食油。
5.4 除每年两次常规性的检测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外,还应根据储存过程中粮油的具体情况,随时扦样检测其品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粮油损失。
5.5 其他类稻谷的归属 其他类稻谷的归属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部门自行规定,其中省间调拨稻谷按调出方规定执行。
6 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的详细规定见附录A。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委托贷款试点办法

财政部 中国农业银行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委托贷款试点办法
财政部 中国农业银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的合理投放和及时回收,根据《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令〔1996年2号〕)及《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财发字〔1998〕54号)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委托贷款,是指由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财政部门(即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已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占用费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回收的贷款。贷款人不承担因委托人和借款人的原因造成的贷款风险
和经济责任。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委托人为直接提供资金的财政部门。
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贷款人为直接接受资金的农业银行。
第三条 委托贷款的资金来源: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及回收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财政部门委托银行直接向项目建设单位(个人)发放贷款。中央、省、地(市)、县财政部门之间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借出和偿还仍实行逐级承借、统借统还的办法。
第五条 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财政部门对委托的资金拥有资金所有权、投向决定权和检查监督权。

第二章 委托关系
第六条 委托人和受托人要通过签订委托协议,依法确立委托关系。
第七条 委托贷款协议的基本内容包括:委托贷款的目的、委托业务范围、委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委托业务程序、手续费计付方法、违约责任,以及双方议定的其他事项。委托协议经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负责人签字并经双方单位盖章后生效。
第八条 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支付委托贷款手续费。委托贷款手续费应根据委托的金额和期限确定,但不得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最高限额标准。手续费支付方式原则为,发放委托贷款时,预付委托贷款手续费的50%,委托贷款回收后结清。
委托贷款手续费从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和银行存款利息中列支。每年实际发生的手续费由中央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负担60%。

第三章 借贷关系
第九条 委托贷款发放时,应由贷款人(受托人)根据委托协议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依法确立借贷关系。
借款合同应送委托人备案。
第十条 借款人为实施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十一条 借款合同的基本内容包括:借款依据、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占用费率、拨款计划、还款计划、抵押担保、违约责任和双方商定的其他事项。借款合同由双方法人代表或授权负责人签字并经双方单位盖章后生效。
第十二条 委托贷款的使用限于国家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多种经营项目、科技示范项目。
土地治理项目原则上实行对特定对象安排贷款,不再向农户平摊贷款。特定对象主要是指项目区水利工程建设经营单位、项目区乡镇农业服务机构、项目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项目区种粮大户和联户等。
第十三条 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自借款之日起,第四年开始,每年按25%的比例还款,第七年还清;用于多种经营项目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自借款之日起,第四年开始,每年按50%的比例还款,第五年还清;用于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的农业综合开
发财政有偿资金自借款之日起,第四年开始,每年按50%的比例还款,第五年还清。
有特殊规定的,按特殊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用于土地治理和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的财政有偿资金不收占用费;用于多种经营项目的财政有偿资金收取月费率为2‰的资金占用费。
第十五条 委托贷款分为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多种经营项目、科技项目原则上为担保贷款;土地治理项目原则上为信用贷款。
担保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 委托贷款一般程序
第十六条 委托人和受托人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确定的贷款项目签订委托贷款协议后,委托人在受托人处开设委托贷款专户,委托人依据协议将其资金存入委托贷款专户。
第十七条 受托人按照已确定的受托项目,依据法定程序和有关规定办理贷款手续,进行贷款发放并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受托人按照委托贷款协议规定的贷款时限收回贷款本金和占用费,并及时划入委托贷款专户。
第十九条 委托贷款需要延期还款或呆账处理,必须先由借款人提出申请,由贷款人审核后,按规定程序报委托人审批。
延期还款和呆账处理的审批权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第五章 委托人、受托人、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条 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
1.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立项的有关规定,配合同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评估、审定项目。
2.确定贷款的种类、担保方式等具体事项。
3.会同同级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
4.做好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有偿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受托人的责任和义务:
1.参与对项目的评估论证,确定借款人是否具备信用担保或抵押担保条件,并对是否贷款和贷款种类提出建议。
2.在项目准备阶段,按规定办理担保贷款的资产抵押或担保手续。
3.指定专人对委托贷款的拨付、回收、占用费等进行明细核算。同时要加强对委托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加强柜台监督,按季向委托方通报借款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产财务状况。
4.对同一个借款人,既有委托人的贷款又有受托人的借款,在回收资金时,应按借款时间的先后,分别收回;在相同的条件下优先回收委托贷款。
5.受托人应当加强对委托贷款的质量监管,对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登记和催收。由于借款人不按期归还贷款而发生纠纷的,经委托人书面同意,受托人应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追回资金。发生的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等由委托人承担。
上述费用,凡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评估审定的项目发生的,由中央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或中央财政安排的事业费中列支;凡属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评估审定的项目发生的,由省级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或省级财政安排的事业费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借款人的责任和义务:
1.应当向委托人和贷款人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款余额情况,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
2.接受委托人和贷款人对资金使用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
3.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资金。
4.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清偿本息。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三条 委托人违反规定,强迫受托人超越委托业务放贷,或无正当理由拒付委托业务手续费,由上级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负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二十四条 受托人不履行委托贷款协议,未按委托人所确定的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发放委托贷款,委托人可收回委托贷款资金,撤销委托贷款账户,停拨手续费,并要求受托人支付违约金。造成贷款损失的,由受托人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借款人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或不按借款合同规定清偿本息的,由贷款人对其部分或全部贷款加收占用费;情节特别严重的,由贷款人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并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试点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备案。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从颁发之日起在试点地区实施。



2000年9月29日

国家版权局关于同意试行《制作数字化制品著作权使用费标准(试行)》和《制作数字化制品许可合同(式样)》的批复

国家版权局


国家版权局关于同意试行《制作数字化制品著作权使用费标准(试行)》和《制作数字化制品许可合同(式样)》的批复

国权〔2000〕19号


  据国家版权局1999年12月9日发布的《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国权〔1999〕45号),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使用者应取得被使用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著作权使用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根据该规定的授权,制定制作数字化制品(主要指CD-ROM制品)复制、发行的著作权使用费试行标准。除音乐作品外,使用者和著作权人可协商选择如下方式之一和标准确定著作权使用费。
  一、按单位标准付酬
1.文字作品
  以千字为单位,每千字3-30元。不足千字部分,按千字计算。
2.美术、摄影及其他图形作品以幅为单位,每幅5-50元。
3.电影、电视、录像等视听作品参照以上两类作品标准,按具体情况确定。
  二、按版税付酬
  无论何类作品,按数字化制品的定价×制作数量×版税率的方式付酬,版税率为5%-12%。
  三、使用改编、翻译、编辑等演绎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使用者应分别向原作品著作权人和演绎作品著作权人付酬。使用费标准可适当降低。
  四、使用表演者的表演、录音录像制作者的录音录像制品、广播电视组织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及出版者的版式设计制作数字化制品的,使用者可参照本标准规定的付酬方式和标准,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支付使用费。
  五、以查询和检索功能为主的专业数据库型数字化制品,如百科全书、报纸或期刊总汇等,使用费标准可以适当降低。
  六、如授予数字化制品制作者的使用权为专有使用权,以上一、二项所列的付酬标准可以适当提高。
  本标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负责解释,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制作数字化制品许可合同(式样)











许可证号:
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制品名称:



  根据国家版权局《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的规定,甲乙双方就制作有关的数字化制品(本合同所称的数字化制品,主要包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Card)等。)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许可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以下述方式使用甲方管理的作品制作数字化制品:
  1.使用方式:(复制、发行、复制并发行)
  2.文本形式(FD、CD-ROD、CD-I、Photo-CD、DVD-ROM、IC-Card等)
  乙方在其制作的数字化制品中应注明使用作品的作者,并以附件形式向甲方提供其使用作品的详细资料,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出处等。
  第二条 乙方依据本合同取得的许可为非专有(专有)使用权。
  第三条 乙方制作的上述制品发行地域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或其他国家和地区、全世界)。
  第四条 乙方应于本合同生效时按有关规定向甲方支付首次制作的著作权使用费。再制作时,乙方应按每次追加制作数量支付著作权使用费。乙方应于首次制作上述制品时向甲方提供样品×套。
  第五条 乙方应于×年×月×日前制作完成上述制品,首次制作数量为× 盘(张、套)。
  第六条 乙方应于×年×月×日前采用下列方式向甲方支付报酬:
  一、按单位标准付酬
  二、按版税付酬
  三、其他方式
  第七条 乙方应在其制作的数字化制品封面的显著位置注明该制品使用的作品均已取得甲方许可。
  第八条 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将甲方许可其使用的任何作品授权给第三方使用,也不得将上述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另行制作其他数字化制品。
  第九条 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乙方不得对上述作品进行修改、删节。
  第十条 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另一方有权终止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甲方有权核查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报酬的账目,如甲方指定第三方进行核查,需提供书面授权书。如乙方故意少付甲方应得的著作权使用费,除向甲方补齐应付的使用费外,还应支付全部使用费× %的赔偿金并承担核查费用。如核查结果与乙方支付的使用费相符,核查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十二条 本合同的变更、续签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商定。
  第十三条 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
  第十四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甲方                      乙方
(签章)                    (签章)
×年×月×日                    ×年×月×日